P:
想跟妳說。
最近翻著《憂鬱的熱帶》比翻文學筆記的時間更長,進度卻成反比地慢,翻譯的句子比預期中流麗,正好表達作者深刻的思辯及對旅行的描寫。隨著進入他往熱帶的旅行,香港的天氣也彷彿再接迎了熱帶一點,潮溼和悶熱籠罩大地。
我自當然較喜歡乾燥的天氣,身體至少也不會像近兩天般濕膩,不過對比上星期的天氣,則更能讓我接受。上星期是煉獄一樣,放晴時天氣乾燥,太陽下山後便就濕潤起來,濕度的轉變惹我的鼻敏感發作,晏晚到晚上八時更可說是要了我的命。
鼻涕總不止住,一抹去就再有,不抹去又無法呼吸,讓人難受。尤有甚者是它們醃著眼睛,淚腺就逐漸產生些分泌物,像淚又不是,它較稠,多只凝在眼和鼻間的盤地,又是癢癢的。也許這樣子就把我的淚水提乾,讓我不用為那些生命裡偶發的大事而悲慟得以淚洗面。
前些日子聽到項關於妳的消息,友人告知我時說是個壞消息,聽後我卻有點不以為然。起初是有點失落、妒嫉,與及一大堆難以言喻的感覺,彷彿讓我明白那個「Who fucking care?」的動作所表露的感受,不是真的不在意,而是沒法在意其中了。我無法否定那男的背後所付出的種種努力,可能與我相比更為宏大不屈呢!後來漸漸發現,相比起那人,我更妒忌在南美流浪過的朋友時,就開懷過來。
那情形就像一個在鼻敏感時要打未打的乞嚏(用「乞」這象聲比「噴」這會意不是更好嗎?),悲劇經已預告發生,可以強忍著,卻無法避免。最終打了出來,鼻頭又酸又癢,身體感到一股寒意。用手揉揉後,身又暖起來,便有種舒泰幸然的感覺。
的確,更讓人苦痛的事我都經歷了,再苦痛一點點也能熬過。
儘管這麼說,最後還是看多一遍《重慶森林》,優哉悠哉地學習貪新忘舊,和學習裡頭的223,跑步。這齣戲我重看過數十次了,感覺卻仍然如一。只是由中四時第一次看,到現在我推介過給太多人看,最後真的有看的人大概還未及我重看的數字,世事總是諷刺。
然後又看了《女人四十》,都是那種看完會感到小幸福的電影,溫暖地提醒生活雖苦,但到處也是樂子。
衷心祝福!真的。
敷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