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老推說車費與入場費高昂,消費不起。但到今天適逢大舅、同事及友人也分別趁墟,最後當然少不得我的份兒。早早便以十元的入場,後來才知道,健和Adrien有法子免費入場,都算了。
起初在3樓的展廳走,先到宗教區,再至兒童天地,最後到青少年。
宗教區滿是我不屑的迷信,如在藏傳密宗下的某分支上汙攤檔中,播放著的電視節目說:「真正練得爐火純青的大師,禪修時不以肺呼吸,而會以毛孔或腳的湧泉穴……」我能理解「迷」對於人和宗教的重要性,並且每個宗教都有信得較極端的朋友,但我除討厭宗教裡多餘的儀式外,更討厭的就是對超自然的過度追求。神通即使存在、奇蹟縱能行使,但信仰一個宗教若著眼於追求此法,就不免反客為主了。
在兒童天地裡,赫然發現數本寵物小精靈和數碼暴龍的填色本,都是第一代約十來年前的,裡頭的卡通人物全都熟悉,完全沒有及後新加的角色。數元一本,清貸意慾呼之欲出,本想購入數本,最後還嫌拿回家浪費。擱在旁的是《多啦A夢》的科普漫畫系列,全集大概六十元,也是很想買下,本打算先多走一圈考慮考慮,最後就沒再回去。
青年區的有四大名著連環圖,在介紹的廣告板上還言它們文學性高、對世間人情分析精細云云。我卻只想到《紅樓夢》裡的種種悲情,人家張愛玲八歲讀通的半生哀痛,和今天理想的童話故事格格不入。翻開那四冊連環圖,支節都刪去不少,保留主線寶玉的事,其他親戚就不太出現。我想還是別讓人讀節錄,使他們讀原著時失卻份趣味與耐性,反正節錄的水準罕有要比原著好。
最後才到1樓主展廳,今年沒有什麼書想買。正正因此,不同於過去剛進場便買書,才走得比較有氣力,也更能觀察不同種類的書本。最後買了董啟章的兩本書,《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和《地圖集》;與及三本精美的西洋油畫畫冊,合起來還不用一百元,但在外頭一本至少要兩百元!以前覺得除寫作外,其他藝術都是上流人士才能負擔的玩意,看到畫冊時只感到是給我這種草根進入西洋畫世界的機會了。故在離開後便後悔,怎能只買三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