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永遠是最易被哄騙的日子,吃飯後碗子不乾淨未來娶個痘皮妹,其實娶的是個痘皮又有什麼大不了,只是這種慷他人之慨不好,但那時也沒想這麼多,只知道吃得乾乾淨淨就是了。又有另一件,說「中秋節」是指秋天的正中,然後便說全球暖化、中秋仍舊酷熱云云。有多少年的中秋(陰曆八月十五)來得比秋分(陽曆九月廿三)早呢?
今年的秋分倒真的洋溢秋意,是數天前的大雨灑下的吧!臭汗終能被清爽取替,告別浪蕩街頭的 T-shirt 。就連網上大家也緊接著分享關於秋天的歌,我卻怎也哼不出半支入秋之旋律,剛放著Alex Turner 《 Submarine 》也算貼切。秋天或秋分都同樣使我懶床更為嚴重,然後在半睡半醒之際稍稍提醒,「這樣子最好」。
我已理解,也還算接受,多少還不太情願罷了。
一種心病由否認起,歷經憤怒、討論還價、壓抑,才進入最後階段:接受。兩年光陰就此耗費,到頭來還在撫心自問自歎,「已經最好了」一切在這句話作結,原來就是件美滿的事,可是我並不美滿,總無法成就那一切一切別人眼裡的完美。
只能在誤打誤撞裡成就,在萬般痛苦裡成就,在……
這畢竟是種否定的說法,正如我說秋分真是最好,便正正否定以往的夏春冬都不夠好。不夠好,真的惟有消失才是最好。
於是我最後還是下定決心,永遠消失在旁人的世界裡頭,只需要好好保留,屬於我的一個最好的秋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