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世代的朋友好像都不怎會看電郵,中學生大概並無工務電郵,而學校的通告又總是循校網中獲得的,才使得今時今日剛自中學畢業的學生總是很少理會。但只要稍稍踏進一些工作,或者在大學也會慢慢被感染,相信他們都會養成檢查電郵的習慣。
前天卻犯了個大錯,把一些工作的電郵寄錯給錯的人,其實也不會麻煩到別人甚麼,但又有種不好意思。似是把一些應該早已完掉的因果,無意地攪動起來。
工作是一直在跟進的「雙非」窮小孩,近日社會又再熱烈討論他們,而自當然每次都是說些很難聽的話。最近看完三年多前的《是她也是你和我——準來港女性訪談錄》,她們可以成功地運用中港婚姻的特質,跟香港人拉上關係,然後區分出「單非」和「雙非」應予以不同的對待。
看畢全書後,我是多麼折服當中的論調,高尚貞麗的愛情都是值得尊重的。若是另一種中港家庭式的家庭悲劇,又不難發現都是本地男人的錯,白白辜負了位無邪的內地女性。
可是我在接觸的一群,又如何能找個美好的論述呢?他們既是受著內地一孩政策、農民非農民戶口之限而被邊緣的群眾,在香港又是受著各項移民政策與綜援政策刁難的群眾。根本就是弱勢中的弱勢。
不知道錯電郵的對面會否了解,但發這電郵的我,對這些問題還是一知半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