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你試試吧!突然去問人家想不想末日(不是信不信),你會發現許多人也覺得無可無不可,反正死亡也可以跟全人類作伴呢!為什麼不?
我總覺得是末日效應,才會讓最近特別多人結婚。除了娛樂名人外,身邊的同事、朋友都結,能夠結的好像都結。即使是家住的屋宇,這兩個月以我所知已有四戶人家有女出嫁,還未算上沒怎張揚的新人,與及男家。
所謂「一對新人」,結了姻親以後就是新造的人,過去的舊情就統統不算。
倒教我不知所措的是,原來我已經活到這個身邊有朋友會結婚的年紀了。或許有些人在中學時已會碰到些「做錯事」的朋友,尚未畢業就需扛起養家的重任。但我那間中學純樸得嚇人,男女生連上課都不能坐在一起,交往之事已算少見,早婚更是聞所未聞。
到底如何去理解同齡的人,當他們的人生比我要走得快幾步時。此莫如當年十七八歲,已看到同齡的日本美少女已在特攝片集中擔任主角,而我呢?原來還對人生慒然,仍只會聽師長的話去溫習考試,卻恨天資不敏沒能考個什麼來。
「你到底還在做什麼?」
看著那些點頭之交的事,妝容下仍帶著分童氣,卻又想到《國語‧越語上》:「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如果要算上成熟方能嫁娶,中國也不可能有十三億人了。
「世界末日了!你到底還在做什麼?」
此種驚懼,好像必能讓人鼓起勇氣去幹些什麼。但事實卻是「毒男最忌有自信」,而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抱著遺憾死去。更且,說真的,我們都不相信那些末日的預言。末日的文化地位正正在於,它成了一種浪漫和任性的藉口,一切卻仍然自「我」出發。假使你呼求的對象錯置,而「末日」落空,笑話便仍是笑話。
「你到底還在做什麼?」
但怎也好,末日對許多人而言,大概也是種至關重要的因緣,是譜寫美好的前奏。永遠都要祝願「百年好合」。至於好合的形式,還是帶點文研味地說,各人有各人的解釋,有些結婚生子,有些同居共老,有些開放關係,有些留有距離……
而其實絕大部份的朋友在這陣子都一樣,面對末日,就是趕功課和溫習考試的日子。無聲無息,在平淡裡突如其來的末日,我想才最真實。(本想舉個例,但免得一語成讖就不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