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13年11月11日

論文進度



才見過一次論文指導老師,那時是八月頭,以為揭過幾頁關於研究方法的書,再配搭數個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就能蒙混過去。當時和仍是系主任的陳老師會面的時間大約十來分鐘,疏於準備自然一下被老師傅看穿。老師叮囑我花一兩個月時間看看資料才會面也不遲,然後,就竟是三個月後。

與其他跟陳老師的同學談起,方覺原來大家進度也相若。的確當老師叫你多看點資料,你就惶惶不可終日。其實資料多得怎也看不完,即使是最強的鳯儀同學也對我說:「對啊!還未找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題目。」不知真假但仍道盡大家的心聲。

到十一月我才逼迫自己要跟老師聯絡,如此我方暫且停止再讀那無涯的資料,好好處理自己手上的。剛開始的時間常被中國的神話書牽著鼻走,清代的考據風氣竟颳到神話研究裡,更蔓延至今,好些學者做的正是神話人物考究,什麼伏羲是誰?女媧是男或女?女媧是不是西王母、姮娥等神?堯舜的譜系又如何……其實帝嚳帝俊就是誰誰……鳳凰麒麟龍又等如什麼真實存在的生物……

對了!何不把整本《山海經》的生物都來個繫聯?那些人面獸身的神獸啊!我簡直感覺到晚生五百年的話,當他們把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和新加坡的獅身魚尾象作考據,就能發現這個時代有一種基因改造生物,為《寵物小精靈》或《數碼暴龍》借鑑……多荒唐。

有了某些証據,再加上數以千年計的文字紀錄,有些學者便自恃拿著尚方寶劍指責某某神話是錯誤紀載,以此來還原他假想的神話原貌。有時潛得夠深就會不小心混淆,創意解讀和創意學術寫作的界線。大概不忍看劉心武《續紅樓夢》的其中一個原因就相近起來。

聆聽神話若用求真的歷史心,所得到的結果似是而非,我們自小都曉得,每個差距萬里的神話都能並存,因為它們的真不在合理與否,而在裡頭。正如我們愛看魔術,大家都知道每個魔術都是假的,但真相在於它刺激起我們什麼感受,還有裡頭隱藏著的竅妙。

怎麼寫起來像論文結論一樣?希望當時能寫到這種水平,特此存參。吖不是!但求明天見陳老師時,能保持這種水平去介紹稱心的題目就好。

祝我好運!!!!



沒有留言:

WordCloud

Wor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