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23年10月29日

聽學生的話




是年再度入校帶讀書組,學生超乎預期地,通通沒有讀書就來了。

有舉辦或參與過讀書會的人,對這情狀都不會陌生,甚至乎絕大多數主動參與讀書會的人,也是沒有讀書的次數比有讀書的多。對此,我也很淡定,反正我有多得超過十小時的活動可以跟學生去做,當中總有些活動稍經調整便能跟該次主題相符,再滲些書本的要旨和延伸討論,期許他們能夠對該書目提起興趣就好。推動閱讀不正是初衷嗎?

然後第二節課,因為各種情況,學生意外地也都未能閱讀文本。

我也不怕,那次讀的是關於香港校服發展的書,學生身上的制服算是他們穿得最久的衣服之一吧?關於校規、髮禁、潮流的看法,即使未看過書也會有自己的看法。譬如說,我只輕輕提過七十年代時,男學生可留長髮,女學生穿迷你裙也屬等閒,但何以後來成為教師的這脫人,反而擁抱髮禁反潮流的呢?坐我身旁的學生,幾乎是立刻就回答出書中沒提到的答案:因為後來有免費教育,畀錢返學同被迫返學邊同?

到讀書會尾聲,總結後的Q&A上,當日發言最多的女同學說:「不如以後都係噉,唔使睇書大家坐低傾下謁咪得!」

要是讀書會是希冀學生讀書,那這句話應該宣判了我的失敗。

但若讀書會是為供學生分享個人觀點和看法,這句話應該是種讚美。至少我沒有要求,他們要在備試之際為這個無可無不可的課後活動做報告,做那種都是上網抄書介和書評的報告。

實際上,儘管我偶或不承認,我早已接受。讀書會好、講書YouTube channel 得以盛行,與其說是因著「讀書風氣」,不如說成喜愛知識的人,都喜歡有人代為整理、代為閱讀。用短至八分鐘的時間(《開卷八分鐘》),長至約一小時(《五夜講場》),或者一場講座和座談會的時間,聽人分享過百乃至過千頁的文字整理。

要是由學生選書的話,會不會好玩些呢?

沒有留言:

WordCloud

Wor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