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23年11月9日

街坊工作坊




近幾年在健身界發展,我偏向走復健的路線,也就主持過好幾場工作坊,漸漸摸到些跟街坊和工友接觸的話題:痛症。近年曾在NGO 辦過針對清潔工友勞損情況的工作坊,日前又為民社的街坊主持有關肩頸痛的工作坊,希望透過盡可能簡單、容易獲得的道具,配合解剖與生理學知識,讓大家都能自主放鬆和鍛煉自身的肌肉。幾次經驗下來,最理想的參加人數為12個內,2小時的工作坊還應預留約半小時任他們隨意發問和互動。最一開始時曾經貪心得來全身的放鬆,至今還是腰背、肩頸,或者個別工種的職業勞損較具體,亦能讓參加者在報名前有心理準備。

跟街坊一同用按摩球、阻力帶去發掘身體的狀況,尤其是關於痛點與觸法點的錯位、慣用手卻在一些穩定度測試上遠不如非慣用手等,慢慢地讓他們由此反思生活和工作裡,各種微小得難以察覺的壞習慣。每個他們詫異的瞬間,也是他們逐漸了解自身的瞬間。

到最後Q&A 的部分,往往都跟主題愈拉愈遠。我多番提醒他們,我並非鐵打師傅或醫師,只是借用一堆物理治療界相關的運動和手法,我所認識的一套也不一定與他們的情況對應,畢竟我較懂處理的都只是肌肉系統而已。憑著這些知識和技巧,我卻像回到5、6年前在地區組織跟街坊開組的歲月,那時就常為他們填各式申請表、解決家電手機的小問題、辦工人文學獎及相關活動⋯⋯如今我也算多了項技能,放到社區組織(community organization)之中。

All things to all men. 為一切人,做好一切。

如有查詢,歡迎DM。

沒有留言:

WordCloud

Wor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