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11年7月9日

修行、慾望、選擇

所謂修行一周,試著遵守最基本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齋戒以外還搭上未有太強意義的「天足」,晚上還會花五分鐘左右打坐靜修,當然我只能試著遵守,這周還是偶爾會犯下戒律,卻已如我所願地發現自己另一面。

我到此刻只想說,我真的很想吃葷腥之味。坐在餐廳看著別人滿是肉汁的扒,嗅到那些刺激的蒜香,心動不已。近兩天都抱著放棄的心態,然後又盡力的抗衡,大概是我確切地感受到,漢傳佛教對葷腥的思巧,絕非止為「不殺生」般簡單。

「生啖增恚,熟食發淫」語出《楞嚴經》,這種體會是要徹底戒掉一兩天方會感受到的!我甚至懷疑五大葷(雞、鴨、魚、肉、蛋)和五小葷(蔥、薤、韮、蒜、興渠)某程度上是種影響身體感官的食物。或許減緩去味覺的刺激,人體對慾念的反應也就除去。

我便藉此感到靈與肉的抽離,就是「我」能全盤操縱「身體」,而「我」不會被「身體」驅使。以往偶爾會聽到人問「出家人如何面對生理需要?」我現在彷彿感覺,他們其實沒有「生理需要」,對他們而言一切只源於心理上的慾求。是故我亦覺得,當他們不知情的吃肉過後,他們自然能從身體突然多出的需要,感到自己破戒。

說起來好像很出世,但一試便能明白,清心寡慾乃有法可依。然而至今,我卻只感到齋戒誠然有助修行,卻未覺得這是必需。

迷信存在主義的我,無意只守著禮節,亦無意只依從慾望,無時無刻都要警惕,偶爾禁慾或縱慾,也是種証明「我」是自由並且存在的重要選擇!

沒有留言:

WordCloud

Wor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