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班有不同的導師,風格、能力各有不同。為數不少的老師其實也並非畫畫出身,她們都是念幼兒教育的學生,始終面對的是幼稚園生,應付小孩要比妙筆生輝更重要。最近新學期開始,畫班的制度也有所改變,不合情理地縮減人手後,老闆也來了這邊的分校教。
老闆也是個教畫的老師,無可置疑他的能力最高。我向來形容師生、社工與人的關係時,都喜歡用「同步率」這詞。老闆便是個跟學生有很高同步率的人,無論是兩三歲的小孩,抑或五六歲的,上他的課也突然很會畫,他總能處理妥發揮與模仿的矛盾。
正如這天教的是萬聖節,首先他教會小朋友串出「HALLOWEEN」後,便要求他們用自創的鬼怪字體來畫。先叮囑他們加隻眼珠在喜歡的地方,或是在字的線末加兩條旁枝,又讓它流些七彩的口水,甚至只以白色綑邊,再用喜歡的顏色不斷複寫字母。如是者十來個三歲左右的學生人人不同,比很多大人畫得還要好看!
及後要教畫禿禿的樹枝,老闆先要他們隨意畫出線條,接著就在語言上提示他們:「我們就讓它生長起來。」便任他們把樹枝髹粗。畫蜘蛛網時又是這樣,先要求學生畫出兩條主要的蜘蛛絲,以後便說:「我哋而家都係蜘蛛,想喺兩蜘蛛絲上點吹更多都得。」
比喻對小孩子最管用,畫筆在手裡就不只是畫筆,它可以是雕琢南瓜的刀、也可以用在白紙上澆花。技法都是把創意跟感受表達的東西,最要緊的是我們仍有創意,仍能感受人世。
所以才令我在久不久下班時,也有畫畫的衝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