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17年9月2日

交換日記:且說鱟魚




在書店工作,最值得恩慰的是能在空閑時間打書釘,只要上書、執書的工作大致完成,我便會站在收銀枱前看書,有客或是電話來才接待。這種狀態下很難看需要高度專注的大理論,甚至連長篇小說也會被不停打斷。還好公司擺了個香港專題,蒐羅一櫃香港掌故書,像阮志的《越界:香港跨境村莊及文化遺產》、葉靈鳳的《香港方物志(彩圖版)》便是近期最愛。啊!當然少不了何藩那本美得讓人起雞皮的《念香港人的舊》!

《香港方物志》中談到鱟魚這物種,說來也有趣。初中時偶爾會跟母親到荃灣楊屋道街市買餸,那兒附近有個「鱟地坊」,母親當時已會考我「鱟」字怎唸,我也只好憑路牌下的英文「Hau Tei Square」瞎猜,便讀「候」,後來查字典才知是第6聲讀「後」。葉氏指有一說認為言女子「發姣」的正寫是「發鱟」,歸因於它的生物特性。

雄鱟總愛擒到雌鱟身上,也不易分離,而漁民也多一併撈獲,可是當提起雄鱟時䧳鱟便會鬆開一下子沉回海底。因此不受漁民歡迎。他們就把不受歡迎的女性指稱「發鱟」,聽起來更有任人(雄鱟)上的意思。

讀人類學時曾隨團參觀南丫島漁民文化村,曾是漁民的導賞員介紹起鱟魚時,卻提出另一角度。他指和雄鱟分開的䧳鱟在水底便不會再找伴侶,「忠貞地」靜待雄鱟再來,當然亦會被另一雄鱟擒上。與之相反,雄鱟則會主動尋找䧳鱟,也管它是否原先的了。他藉此說出兩性的生物特質,男的天性就是到處播種云云。

相距數十年,漁民的論述竟有如此落差,以前借來罵女人的動物今天則是暗指男性風流,社會風氣和思想在不知不覺間也變化不少了。






沒有留言:

WordCloud

Wor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