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17年9月15日
交換日記:偏遠的面試
二、
好不容易終於又等到一次面試機會。記得是一個月前得知落選中大的RA職位後,遍尋各家大學的同類職位是找到的,有關華南的歷史研究,很對口味。只是職位由六月起開始聘人,卻沒有完結日期,不抱期望地申請後,終於又有機會面試。
為著它,早一星期就在書店借來最近發行的繁體版《皇帝與祖宗:華南的國家與宗族》來看,在家裡又會到YouTube 看陳年紀錄片《百載鑪鋒》,試著重溫那些華南祠堂與氏族的歷史脈絡。第三還是第四次面試了,一次比一次更花時間準備,卻也一如預期,筆試的題目和我溫習的毫無關係⋯⋯
筆試過後便是面試,才有時間跟其餘三位求職者聊聊天。今次求職者組合又是過往常見的「三娘教子」,畢竟是文科啊。除了較文靜的C,其餘兩位都樂於分享他們的背景。J 從外國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回流,也剛開始在中大念兼讀制的歷史系碩士班,兩個多月前發的求職信想不到要到上星期才有回音。A則是最後一屆城大文管系的畢業生,現為學系教授的兼職研究員。談到都9月了還在求職市場裡打滾,大家竟圍爐為彼此打氣,祝願各人今次順順利利。的確都已經9月,心內那種鬱結、頹喪、堅持,已能透過一個眼神和笑容交換過來,莫論結果,也願大家往後日子過得順利。
試後才敢走到大學附近的清山塾探探阿起和幾隻貓咪,碰巧杏、Vinci ,甚至作家韓也在,這個周五的屯門確實熱鬧。隨杏口中得知,中大的空缺由賢補上,同樣是《字花》前編輯,並具豐富教授創作班經驗,確實較我合適,算是心服口服。
畢竟這個圈子很小,也願十年廿年過去後,我們能一起做大個餅。
一、
剛過去的周二,向書店告一個早上的假期,晨早六時半便出門遠赴位於將軍澳的消防救護學院,應考體能。三年前剛下機就頭昏腦脹地去應考,最終連引體上升也做不來,如今的體格估計也綽綽有餘,但又欠針對訓練,心中忐忑難安。要到在學院外,看到有身披體育系風褸的,也有些衣衫內還藏著雙肥仔波,顯然是近月苦練體能卻未夠乾身的應徵者。到阿sir 從閘裡出來引領時,一個個矯健到無得彈的消防員才現身眼前。
起初我連視力測試也擔心應付不來,簡單作答後就進入體能環節。一路下來數位應徵者被逐之下,我仍賣力地做每套考核的動作,最終有一下俯臥撐被裁定不標準的情況下,還算過關
體能結束後心中大石已完全放下,對一個業餘運動愛好者而言通過到考消防的體能測試,算是件鼓舞的事情吧!餘下的模擬工作考試,要穿起消防帽、背起氧氣筒,卻使我有自拍打卡的衝動。
轉念卻想,我真想在工作中每天也yes sir, no sir, thank you sir, sorry sir 嗎?帶著滿腦問號又再克服爬梯爬隧道的高度和黑暗,心不在焉地想,畢竟紀律都是為著手足同僚或市民的性命。請隨遇而安吧。
試後離場,應徵者隨即交換電話,打算分享投考的準備,又說說各自的背景和想法。我像從政治光譜的一端,被丟到政治光譜的另一方,也不至於極端,但各人口中也有保留地,婉轉地說出投考消防而不考慮警察的原因,譬如不想當「慈母」,或是有朋友在裡頭做過的生活遠不只安好,更是優越。
但我為何而來?我真的只為證明自己的體能嗎?我是衷心欣賞消防這個職業的!它的薪金也十分吸引。只是紀律部隊真的適合我嗎?縱使我是個十分自律的人。至於下個能力傾向測試,甚至再下個面試,我又應付出怎樣的努力?
三、
又其實,這回合不到我揀,只能賣力地表現讓別人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WordClou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