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白烚雞胸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十年前資訊不算流通時,為了有效減磅,我也時常咀嚼擦子膠一樣的白烚雞胸肉,當然還有西蘭花、雞蛋等健美之寶。然後跟家人吃飯時,就拿一碗白開水浸走餸菜上的醬汁。奉行這種既簡單又麻煩的生活一段時間後,磅數和體脂是壓了下來,可是日常與伴侶和家人的用膳矛盾也增加。要知道我當時還未入行,也無意比賽,慢慢就感到這種略為極端的飲食有點無意義。
.
到後來上營養學相關的課程,才開始接觸到許多實用的煮食知識。譬如說雞髀去皮的話也是「瘦肉」、煮食油的應用、蛋白質分類、代糖、代鹽、味精、代餐等。自主後更不時下廚,既想是低脂低鈉,又想同居主吃得開心。漸漸地也會跟學生分享入廚心得,最近有學生新買了不銹鋼鑊,就為他講解熱鑊冷油、看油溫、梅納反應與煮食溫度的控制等。以下也多給幾個簡單的小知識:
.
一、米線轉菜底?
曾有客人主動把米線底換成菜底,可惜多吃幾次後,始發覺血糖不穩會導致他的情緒受影響,最終他便開懷地換回米線底,磅數依然按進度下降。無論低脂或低糖,都不是完全戒掉任何一邊,各種營養有水溶的也有脂溶的,要均衡就多少都要吃點。此外運動員也需要維持血糖「穩定」,由生酮到低糖飲食都是把碳水攝入壓到全日攝取的5-30%,而非零。
.
二、味精與低鈉鹽(氯化鉀添加)
鉀、鈉、鎂、鈣、磷都是人體重要的電解質,都市人外食多容易出現高鈉的飲食。有些人會選擇用代鹽來控制,近年學界也開始為味精(穀氨酸鈉)平反。我目前煮飯是會下味精以減低鹽分的人,但我不太會用低鈉鹽(氯化鉀)。有不少說自己對味精敏感的人,聽罷他們的描述如疲倦、腹瀉、作嘔作悶、心悸等,都比較似是氯化鉀帶來的副作用。
.
三、不可偏食
我曾試過進食紅菜頭後,在次天早上出現低血壓的症狀。其實不是食物出問題,而是我的偏食出事。我當晚吃過紅菜頭和南瓜,次早又吃了條香蕉,鉀質很高之餘,紅菜頭的硝酸鹽又有舒張血管的作用,如此一來就為我正常的血壓來一劑猛藥。當早要喝鹽水才慢慢恢復過來。
.
四、蛋白粉選擇
最近還有人問起我蛋白粉怎選好,在此簡單講解心得。有乳糖不耐的請喝分離或水解,沒此煩惱的請選擇大牌子和覺得好喝的口味。想增磅的一律建議加營素而不建議weight gainer;並且不建議酪蛋白(casein)。
.
五、開心食和補充餐
二哥曾試過只吃KFC去皮炸雞餐來減磅,識得計又拿捏準確的話,也無不可。但既要自制,又要在其他餐中攝取足夠蔬果和碳水。我目前採用的方式是接近food portion的做法,在每晚宵夜時間反思當日有沒有吸收不足的情況,就補充纖維(多數是南瓜和水果)、維他命(水果)、蛋白質(煎蛋、三文魚)。減磅期我在街外是寧可吃得不夠再回家補充,增肌期則是儘管吃。
.
六、飲水定飲運動飲品?
無力、見暈、標汗、狀態不佳⋯⋯十之有九的成因都是飲水不足。曾有藥劑師跟我分享過,分辨低血壓與低血糖的方法是,到底他們有沒有冒冷汗,如有就是不夠糖分,如沒有就多半是水份不足了。
如有查詢,歡迎D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