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12年8月12日

交換日記:終於忙完

整段實習的日子只是愈來愈忙,早兩天結束時才想到,這兩個月都沒怎休息過,更好像是自十號風球那天起,天天皆早出晚歸。忙得連讀書、看戲的時間也欠缺,這兩個月只讀完三本書,戲更是只看了三齣,簡直要了我這種文藝青年的命。

勞碌好像是自己的命,為著趕上一種更好更強的進度,好像就只能如此。縱然明明知道,變得再好只能說有用,卻無甚意義,反正還是那種教人感到做老姑婆也比跟我一起更好的模樣。忙碌再多,也依舊不懂說些好好的話,要麼太重不然太輕,偶爾沉溺又偶爾決絕。

也以為忙多一點就少些時間胡思亂想,怎料剩下的時間就只是胡思亂想,才驚覺原來這是多麼荒謬的對策。每天都沒有充足睡眠,又沒有一個人好好閑著思考的空間,連運動也被我丟下整個月,在連藉跑步思考人生也沒有的狀態下,只能得出人生了無意義的虛無想法。(唉!為李嘉誠打工真辛苦)

「跑步?你失戀呀?比賽?跑步啲咁私人嘅野點可以隨便跑畀人睇?」

於是就趁今早上班後,下午中文系讀書會前回校跑了一趟。正值中午,鬱悶的天空還有些涼風,廿九度尚算舒適,但我狀態不怎好,十圈就止步。

也還好及後的讀書會仍安然度過,整個讀書會吸引來的人愈來愈多,《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這篇我的至愛,同學也很受落。但這才份外讓我感到慚愧,談論這篇離曠世傑作不遠的文章對我太難,欠缺準備下我只能多番曝露自己的微弱,尤其在重讀它時,我又再次感到自己文學與氣質的卑微,畢竟也是它讓我這兩年都沒再寫小說。

或者夏天,或者太想運動,或者每天一早一晚來回地鐵站時也經過泳池,或者滿腦都想像「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之詩意,從幾天前起就盤算明天這個不用早起的日子,到泳池游水。

每想到,在鬱悶微涼的初秋,幾近無人的露天泳池,在池中心蜷縮且載浮載沉的裸身,任四肢伸盡都摸不到任何磚牆,惟有孤獨,跟無形的壓圍繞。而在裡頭的,想著:會再刮風嗎?又何時來個紅雨?我仍想對世界抱有希望……

沒有留言:

WordCloud

Wor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