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12年9月23日
交換日記:修的課
新學期選科時間終於完結,要讀的課也塵埃落定,在之後只能夠退修而再沒法增加修讀的科目了。一如大一時的下學期,今個學期我又把學分加至 21 ,總感覺生活忙一點會充實很多,有用的時間若能變多,我想我就能變得更加好。
兩星期過去,參考書也買得八八九九。左傳、墨老,就連聲韻學裡說已絕版的《漢語音韻》,也竟然在數年前中學老師給的一大疊參考書中發現,特別在此再次感謝陳老師和她的朋友。至於語言及成書年代要用上的書,則真的遍尋不獲,過兩天淘寶看看。
是的,你知我知,買了如此多的書是無法在一個學期讀畢,甚至以後都不會再翻。但擱在書櫃未讀的好書,總是散發出沉厚的罪惡感,催促你真去讀一讀。但它真的會在為往後的數十年裡,似個痴情而麻煩的人,永遠沉默地守候你。
再加上翻譯系神級好友 Travis 哥送來三疊子選、聲韻學書籍、校勘學書籍(確實我真想知曉他既非中文系,怎麼會有這麼多專書?又他在翻譯系同學中也被尊為神,這位大學生到底比我多讀多少書?),這兩星期的書就長得到我股的高度。看到已遠走外地工作的大哥所儲的種種,還凌亂地佔著書櫃,就好想一口氣掃到他床上便算。
除卻中文系的課,這個學期還多修了一科寫作及西班牙文。
寫作工作坊由不怎相信寫作能教的李志良任教,他的課好得不可思議!!首節課就言及希望我們走出自己感到舒適的領域,所以必然有份創作堂課要以 800 字英文寫作,只有嘗試方能多發現(掘)自己。
他的課也跟以往的寫作班大大不同,只花丁點時間指出文本中諸如陌生化、意識流等入門至極的技巧,接著就轉向文本的精神面貌跟社會意義。譬如說城市的設計如何影響人對空間和時間的觀念,基於文本也超越文本,基於生活也超越生活。
近來也在學習西班牙語,大學的外語課只是徹底的入門課。過去曾聽聞,名校生諸如女拔般,初中已把英文學好,方再多修一科外語。我就算進了大學也並非名校生,但這毫不重要,反正努力下去還是會把英文和別的外語學好。我如此相信。
「Leave our comfort zone.」
學習一種陌生的語言的初期,縱使我覺得學曉說讚美靚女的話,與及懂聽罵人的話更為重要,但都會在此前學習介紹自己,和跟旁人說自己講得不好。那種把自己重新界定的情況十分哲學,又再詢問「我」是誰?可以算是中國人嗎?我的喜好真能算是喜好嗎?每趟自我介紹都是一種驗證。
西班牙語還有種有趣的特點,它會將世上的事物都分公乸,如啤酒是雌性,而鬱金香是雄性。我還未知道情感名詞是否雌雄莫辨,若是,我在細道自己的憂鬱或歡欣時,是不是在展現人性格裡陰陽並生的現象?
近來還修了有意義的一課。朋友 C 說有不相熟的男性示愛,顛喪而情真,易被戲弄的她竟然也能收兵,我倒覺得不可思議,或借她的信仰之話:「恩典太美麗。」然而她是求拒絕之法,反正她早已心有所屬,更且那男的連戲也未跟她看過一齣,是電話也沒談過的小朋友而已。
而當我細說良好的拒絕之法時,方讓我發現,設身處地時,方能發現這世上最好的拒絕原來是坦白。謝謝。
還有最近每天都讀很多書,盡量天天做運動,讓我一碰到床沿便能安睡。我過得不再是不好不壞了,還算要好,也許一直是這樣也可。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WordClou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