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12年10月6日

交換日記:探訪更生中心

因為要跟二哥去了由香港大學學生會天主教同學會舉辦的探訪勵志更生中心,在幼稚園畫班結束後便立即趕去西灣河。我們先到修道院裡靜靜等待參與者到來,並拿好探訪活動需要的物資,便一同到不遠的石澳勵志更生中心。

中心裡收留的都是十四至廿一歲的男性青少年,而又以十四至十七、八歲為主,據說年紀較長的多半會被判進監倉,除非他的罪行較輕才能發派至此。它也是低度設防之處,就不過是在每扇門外多加一道牢固的鐵閘,對於手無寸鐵的他們也大概不易逾越。

進去前我們先要把身上的隨身物品放下,銀包、電話或通訊設備都不可帶,更莫論無用的飾物了。懲教署職員也會收起我們的身份證,畢竟在鐵閘背後,會是另一個「香港」。

少年的頭剪得一式一樣, 短小的頭髮顯得每人頭也大大的,他們的笑容、言談與外頭的少年無什麼差別,倒是他們所承受著的比我們要重而已。

幫忙聯絡的思定會提到,他們一年會辦四次探訪,分別在新年、復活節、中秋節、聖誕節。每次探訪亦必然有點宗教元素,有些人視它為重點,有些人不,但也沒關係。今趟也算是中秋節的那次,故此在活動裡也會有點中秋元素。


主持人派給每人一張紙條,寫點願望和祝福過後,就摺起並用泥膠包緊,再搓揉成湯圓的模樣分享。給他們的話上,我就寫了「希望你以後能守護每人的笑容!」都怪最近看回幪面超人,說的竟是這樣似相關又有點不扣題的祝福,也不知有沒有人抽到。

然後我抽到少年寫的祝願:

祝你年年有金日,下年留番係到

確實事不關己,我看著只當成孩子氣的玩笑,也沒什麼的憤怒或不。又想到若是別的少年抽到,再不介意心裡也不是滋味吧!便覺得這個玩笑也不好笑,少年定是立了壞心腸。

二哥看了卻道:

至少他知道,留在這裡不好。

他一說就把整件事說得好慘,流淚眼望流淚眼。但二哥的眼裡有種細膩的關懷,他說是因大一那年有也算跟過衍空法師。


再來就跟他們談話,可惜時間很短,不會聊得深入。他們會說說這裡的制度、生活、俚語,我又問他們對出冊的想像,一位說他靜了年多後很想讀書,待出冊時應該第一時間抱著家人;一位則言會跟家人喝茶,喝一次一輩子也沒試過的,和諧地喝茶。

主持人也奉勸我們別問他們犯些什麼事,好像是對的,不過我常想待他們像個普通朋友。當然這要長期探訪才可,才見次面也不好說的。


畢竟早前看過《壞孩子》(2010),探訪也沒有為我帶來太多新想法和刺激,倒也真的希望,懲罰之中會有種教。據說有義工拿到的紙條是:

出到去生生性性

 她以為有種錯置,倒是年輕的修士阿智說得好:「你現在出到嚟都要生生性性。」說得如斯好,我們要生生性性,我們也要變得更好更強,到最後不是為己,而是要去守護別人的笑容。


最後附上他們寫在孔明燈上,給外面的人之話:

沒有留言:

WordCloud

Wor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