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13年2月2日
交換日記:蛋頭寶寶
在葵涌帶的畫班是讓幾個小學生放學後來玩的,有些有心有些無意,他們的家長也許不過視這位便宜的託兒服務。雖然畫班在五點才正式開始,和一般小學放學相隔個多小時,可是他們多半也不先回家,都把書包都帶來。
昨天念小二的欣欣把學校勞作課裡的習作「蛋頭寶寶」也一併帶來,是小欣在一隻美國來的雞蛋上,細心地用顏料塗抹出來的作品,有頭髮、小眼睛、小鼻子、小笑嘴。不過它脆弱,要放在蛋隔裡,生怕大力一捏便碎。
她的姐姐早就勸她先把蛋帶回家放好,生怕摔破。誰料竟真是一語成讖,欣欣忙著玩時手一鬆,蛋頭寶寶應聲倒地,她的淚水也就嘩啦嘩啦地落下。小孩子就是有這種執著才好,用不著把世事緣份都看透看破,對那麼一個小勞作,也情深得那麼。哭後一會,又徐然放下。
欣欣的同班同學阿如見此,就對我談起她們老師的話:「蛋頭寶寶好珍貴架!就好似爸爸媽媽嘅小朋友咁,小朋友走失咗,可唔可以搵另一個小朋友代替呢?所以大家要好好保管呀!」乍聽我已嘩然,好一個老師用不用把話說得那麼狠?不過是隻生蛋而已,跌破了便再做一隻。
弄得我也不懂把老師的話接下去,唯有拿著隨身的膠布,在一眾孩子前試試做獸醫,憑著想像一起試急救「蛋頭寶寶」。先把生它的瘀血(蛋清、蛋黃)都倒出來,他們問起就只好推說,正如小朋友流鼻血後也不會把血飲回一樣,流了出來就讓它離去。最後稍作清潔,輕輕把碎掉的蛋殼砌好,才貼上膠布。
她看著受了傷貼著膠布的「蛋頭寶寶」,淚其實一早止了,但還對它有點質疑。我只告訴她我盡過力,能否活過來靠天數,也靠它自己,並再三叮囑她謹記要溫柔多點。
誰不知這不科學?就連小朋友都知道我在耍嘴皮耍花樣,毫不科學。但在整個手術過程裡,他們一同想像,一同懷著好奇和盼望,有些東西也許比科學重要。他們也許今日未明,但一些種子,也許已經潤澤。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WordClou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