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交的功課是〈揮別國立成功大學〉:
鐘聲競逐二輪風,阿美華洋打扮融,
一季詩書千百載,安平謝別鳳凰紅。
老師也沒說什麼,反正平仄合律、意象形實又夠變化,亦通詩理,阿美二字無法再雅且以族名入詩也無可無不可般,最後輕輕帶過。
倒是真的要改的話,我自覺第三句寫得比較庸俗普通,可增添校園裡的其他趣事。而最後一句「安平謝別鳳凰紅」,大概可改作「府城辭別」、「安平謝了」,用上府城時寫辭別免犯孤平,地區可更準確形容台南卻又失去安平名字本來的意義。至於「謝了」和「謝別」,雖覺「謝了」可算引李後主〈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的典,但了字又有種訣別永遠分離的感覺,對於揮別一所學校而言總覺太盡。
「打扮」二字原為「各族」,同合平仄卻跟「阿美華洋」四字重複,遂改成具象的「打扮」,像也收以小見大的果效。
怎也好有點沾沾自喜,仿佛真的把握到一點點的竅門,也沒有剛開始寫作時那麼害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