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14年1月11日

前途





回港後幾乎都給家人追問畢業後的打算,畢業旅行是不是要到美國?還會讀上去嗎?打算做什麼工作啊?當時連畢業論文的題目都未想清楚,他們便叮囑我去想一年後的事。它們都像西伯利亞一樣,離我太遠了。

如果有電視剪接,那麼說完上述的話後,便是時光飛逝的數月後。

系內邀請了我跟另一位內地生唸MA,沒甚麼保密協議也不怕說,它的待遇可算位於離譜中的首位,讀的做的是MPhil 但最後只有MA 的銜頭,更別說兩三年間的生活費難與其他院校看齊。大概這也不應責怪中文系,是教資會和校方的毛病吧!想到此我便打消了原校升讀的念頭,但「我想做學術嗎?」還在近半年裡常常撫心自問的課題,暫時的答案清晰簡單:我想讀書而已。

有些人認為在象牙塔工作,能為讀書提供最好的環境。我卻不置可否,多半認同者讀書都比較專攻,唸文學嗎就多唸文學的書,社會學嗎就唸許許多多社會學書……我呢?什麼都想看!幾乎有學術價值的書就有興趣啃,我的專注力往往能吃掉許多磚頭書,但花大半年時間就單一課題來鑽研,又似乎不合我貪新戀舊的節奏。

二哥會批評我不過是懶散地耍嘴皮,沒去追趕報考院校的Deadline 罷了。我就想到沒誰比他這位世界級的明日之星更幸福,去年也是一等一的學術好手找他繼續讀書,縱使壓力大得他不時夢囈、睡眠中途坐起來……MPhil 待遇還是不錯。我要報讀其他院校的話就要草擬一份目標大要,為未來的題目先想好個大概。而我甚至還未想清楚到底是否繼續唸中文,何況一份具有水平的文案呢?大概多累積兩年閱讀量,釐清方向再算。


早幾天和朋友談到她為著當老師繞過許多的路,說著說著我又為她的堅毅感動起來。如同過去一些阿姨會跟我們說我媽「一個女人養大三個真不容易」般,好些人為著理想認真拼起來已經很不簡單了。有時都幾羨慕發著光的他們,我就只能站在迷途的路上繼續肆意亂跑,耗費同樣惹他們艷羨的青春。

總不期然記起第二次等大學放榜時的心境,心裡無物清靜自得,如今多染習氣未能重拾。當時對前境豁達非常,真能達到隨遇而安的境界。也許是當時瞭然「自己」是什麼,又一瞥脫離學制邁入社會的風光,自覺要是自得其所也不會太難。考水手、消防,或是找份工作什麼都好,我也有法子讓生活變得美滿。

往後也許會在社運圈子裡覓個崗位,畢竟數年來打滾過後,它早已成為我為數不多的工作經驗之一,甚至能讓我能自恃不一樣的地方。藉它深入地接觸許許多多旁人只是掛在口邊要關心的人。即使現在要寫求職信或履歷表,這個段落所能帶出的都比它存在於履歷表上重要。

剛過去玩了整整一年後,逐漸明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鎖著自己在香港或一個既定的目的地太不適合現在的我。而年半前在電台工作後,也摸到媒體是一份怎樣的工作,常悔恨當時因種種原因未有好好爭取更多。碰巧最近香港電視請人,也又試試。

半年來也勤奮地做負重訓練,成果真是「有目共睹」,早前也盼望這副體魄可助我考消防,經驗中若時間表能平衡體力勞動和精神營養,閱讀速度和能力是最佳的。我才覺得這份工作也意外地和我合襯,儘管繼續練習,也許這兩個月可買一對廿磅的啞鈴。


嗯!即使選擇意味著放棄可能,或是又遺下了許許多多的「我」,但生活一定能美好的,光明也不會只有一片。









沒有留言:

WordCloud

Wor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