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舊文

2023年10月5日

見字飲水


入秋開始轉吹東北風,氣溫居高不下卻又覺乾燥,就有朋友說他在打網球時小腿抽筋了。最近也有客人因公眾假期關係,上課時間改到早上,狀態便非常不佳。我問起有否吃早餐、喝夠水?「早餐有食,水就飲咗少少。」我立刻就想到應該是水喝不足,就買了不含咖啡因的運動飲料給他。

人體內有55-60%是水,脫水對身體的影響很大,首先影響有氧運動的表現,繼而是無氧運動表現,還有認知能力都會逐漸下降。另外,運動導致的脫水也可能會加快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的發生,緊接便有頭暈、嘔吐、無力等情況。

另一種成因則是Fluids shift,由於血管內的血液迅速轉移到肌肉,身體的承受程度與水份補充均跟不上這種體液分佈的改變,那就很容易發生頭暈噁心的情況了。

所以請大家在運動前、運動時、運動後都注意多補充水份。ACSM 建議運動前2小時要飲用500ml水份,並在運動期間定時定量補充身體所流失的水份。另外,假使你習慣在運動前飲用含咖啡因飲品,也許就要更留意補充水份了。

而一個人每日要飲多少水呢?目前的指引認為,成年人每公斤體重每日就要35-40ml的水,以我73kg為例,每日就要2.5到2.9公升了,也即是約10-12杯水了。

另外水上活動也是非常容易使人脫水的活動,我每次跟 @oceanholic_hk 自由潛水時也會帶上一公升椰子水,作為2-3小時的潛水活動補充。對我來說,椰子水能去除口腔內有時鹹得使人想吐的海水味,加上糖分與電解質的補充,亦減低了我暈浪的機會。

更多運動知識,上堂,請DM。

另外買陶瓷、整陶瓷飲嘢,可以搵:

Cup made by: Coco @coxwu_ceramic

Venue: @find.mud

.

沒有留言:

WordCloud

WordCloud